2014-03-06 14:03:25
烧伤后肌肤受损,卫外不固,六淫外邪入侵,继而化火、化毒,以致火毒内攻。临床上可以用温病学之卫气营血辨证、三焦辨证作为主要辨证纲领,但由于火毒炽盛,病程并不按卫—气一营一血或上焦一中焦一下焦的层次传递,而是开始时即气血两蹈,甚至入营入血,或速达下焦肝宵;也由于肌肤烧伤,卫外不固,外邪可随时入侵,邪入有先有后,临床上卫气营血及三焦之症可同时或反复出现。
?xml:namespace>出于中医学派的不同,还有学者认为烧伤后火毒炽盛,正盛邪实,邪正交争,病人表现为火毒热盛,火蔓三焦。邪正交争,历时长久,耗损阴液,正虚邪实正虚邪陷.正虚邪退甚至阴损及阳,阴阳俱虚,气虚血衰,而采用正邪虚实,三焦辨证。
舌象变化:此期为火毒内攻、邪热内陷、正邪相争阶段,舌象以多变、易变、易反复为特点。因为舌的湿润变化比色泽变化出现的早,故观察舌质的荣枯变化较为重要。舌苔变化比舌质更为迅速,观舌苔之润燥,可知津液的存亡;观察舌苔之厚薄,可知邪气的深浅;观苔之腐腻,可知脾胃的湿浊;探舌苔之有无,可知病情的进退。
舌苔的变化以苔色变化为快,苔色变化有一定规律,一般顺序是白->黄->灰->褐->黑或黑->褐->灰->黄->白,向白的方向转化为顺象、反映病情好转,向黑的方向转化为逆象,反映病情恶化。
通过临床观察,严重败血症或毒血症病人的舌象常见的有以下几种表现。
1.舌质红绛,尖边尤甚,苔黄厚腻,干而有裂,此为毒热炽盛,气血两蹈,邪气盛而正气尚实。此舌象多见于全身严重感染的“炽热型”病人。
2.舌质绛红而暗,苔垢厚腻,此为毒热困脾。常表现症状重,病势缠绵。此舌象多见于全身感染的“湿浊型”病人。
3.舌体瘪皱,质紫络,苔黑褐偶有芒刺,舌面干枯如豆腐渣样,此为毒热灼阴,心脾大伤,邪人心包。此象多见于全身严重感染的“闭窍型”病人。
4.舌体干瘪,质紫晦,苔剥如镜面,散有腐点,根部存有黑褐苔,此为邪盛正虚,阴寒内盛,往往继之出现阴阳两败、内闭外脱的临危之征。此舌象多见于全身严重感染的“脱败型”病人。烧伤败血症病人的舌象变化,往往较全身其他征候出现早,对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。
文章来源于网络及部分医学书籍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。“华夏创面修复网”所载文章,其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,如有任何意见,请联系本站,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,恕不另行通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