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03-09 11:36:49
骨折修复、伤口愈合与营养
一、骨折的修复和伤口愈合与机体营养状况关系密切,科学合理的营养可促进骨折的愈合,营养不良不但影响伤口及骨折愈合还会导致免疫能力下降,易继发感染。
二、伤口愈合和骨折修复是一个必须有蛋白质、不饱和脂肪酸、碳水化合物、、维生素A、维生素C、微量元素钙、磷、铜、锌、铁等营养的补充才能完成的复杂过程。
三、骨折病人原则上易高蛋白、高维生素、含微量元素钙、磷、铜、锌、铁并且食用含水分多、清淡味鲜、易消化的食物。
四、长期卧床的病人,胃肠蠕动减弱,易发生便秘。要注意增加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,如:芹菜、白菜、油菜、韭菜、菠菜等新鲜蔬菜和水果,如:香蕉、梨等。并每日要多饮水,也可使用适量的香油等。
骨折病人要多晒太阳,因为日光中紫外线照射皮肤使皮下组织合成维生素B,并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转化,以及钙磷的吸收,促进骨中钙磷的代谢。
一、根据伤口愈合需要,饮食中可提供:
(1)含钙的食物:鱼松、虾皮、芝麻酱、黄豆豆制品、奶制品等,蔬菜有:荠菜茎、油菜、小白菜等。
(2)含铁的食物:动物肝脏、动物心肾、动物全血、蛋黄、薏米、瘦肉类、鱼类、绿叶蔬菜、水果(红果、葡萄)、干果(柿饼、红枣)、海带、木耳?红小豆、芝麻酱等。
(3)富含铜的食物:瘦肉、肝脏、水产、虾米、豆类、白菜、小麦、粗粮、杏仁、核桃。
(4)富含锌的食物:虾皮、紫菜、猪肝、芝麻、黄豆、瘦猪肉、绿豆、带鱼等。
二、富含维生素的食物:主要来源是新鲜的蔬菜(番茄、白菜、菠菜、胡萝卜、油菜、)和新鲜水果(桔子、鲜枣、草莓等)及猕猴桃、刺梨等野果。
如何防止老年人骨质疏松
骨质疏松是一种与老化有关的过程,一方面随着年龄增长成骨功能减退,越是高龄,骨流失得越多,越会出现骨质疏松症,这也是与老年人的生理代谢发生了许多变化有关。
人到老年,骨骼的保健是个重要课题。老人骨质疏松,预防重于治疗,重点要防止骨质进一步快速流失,要保护好脆弱的骨质,而维护一副完好的骨骼,就要从日常的生活习惯做起。
1.多参加体育运动
适度的运动有益于肌肉和骨骼的健康,能增进肌肉的张力和弹力,增强骨骼的耐受力,增加骨骼的血流量,使骨骼营养良好,推迟骨骼的老化,老人参加运动要注意掌握好运动量,运动要适量,太多,太少都不适宜,并且要注意安全,运动的时间应该选择在光线充足的时段,其次要选择好运动的场地,应以熟悉的环境为宜,不要选择同时有青年人进行剧烈活动的场所,以免受到冲撞而造成损害。
2.注意合理营养
钙是骨骼维持强度所必需的要素,富含钙食品有助于钙代谢平衡,利于骨矿物质沉积,充足的蛋白质有助于骨基质形成。
老年人饮食中钙量常常不足,这与食量减少,食欲差,消化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,因此要注意富钙食品的摄入,如牛奶鸡蛋既能提供优质蛋白,又含有丰富的钙、磷。其他还有绿色蔬菜、豆类及豆制品、鱼虾、海产植物、贝类等。各种维生素的摄入对防治骨质疏松也很重要。
1.预防跌倒
老年人的骨骼因为疏松而变脆弱,但只要保护的得好,就像一个玻璃杯那样,不坠地碰撞也不会碎,因而防止跌倒是预防骨质疏松引起骨折的重要措施。
骨质疏松症治与预防
骨质疏松症,静悄悄的流行病
骨质疏松症是一个世界范围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的健康问题。目前全世界约3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,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,多发病的第七位。据统计,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达16.1%,60岁以上人群则为22.6%,80岁以上人群,50%的人患有此病,骨质疏松的发生随着年龄的增加,呈现递增性上升,因此正确认识,早期预防显得尤为重要。
骨质疏松症有哪些类型呢?
第一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
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。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1.绝经后骨质疏松症2.老年性骨质疏松症
第二类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
它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。
骨质疏松症有哪些临床表现?
(1)疼痛。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的症状,以腰背部多见,占疼痛患者中的70%-80%。
(2)身长缩短,驼背。多在疼痛后出现,老年人骨质疏松时身长平均缩短3-6cm。
(3)骨折。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。
(4)呼吸功能下降。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,气短,呼吸困难等症状。
目前医学界还未有安全有效的方法,帮助已经疏松的骨骼恢复原状,因此,预防保健很重要,不可过于轻视“护骨”的工作与己无关,也不可悲观的认为自己年迈已来不及了,关注骨骼健康永远不嫌迟。
哪些人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?
大量摄取咖啡、茶,不当节食减肥者
维生素D摄取不足者
运动量少,不常晒太阳者
腰背痛患者
长期卧床者
更年期后妇女
偏蛋白饮食者
嗜抽烟,酗酒者
长期服用类固醇,抗痉挛药,利尿剂,抗凝血剂,止痛药等药物者
骨质疏松症的自我保健
多吃含钙及蛋白质的食物,多喝牛奶及奶制品,多食深绿色的蔬菜。牛奶及豆制品含钙较多,鱼、鸡、牛肉蛋白质含量丰富。
炖排骨汤时,可加一些醋让排骨中的钙排出。避免过量的茶、咖啡、烟等刺激性的东西。忌烟、忌酒。
多晒太阳,每日至少有15-60分钟的户外活动,晒太阳以增加体内维生素D,可帮助身体中的钙的吸收,强化骨质。
适量运动,可以改善骨骼的血液供应
保持正确姿势,不要弯腰驼背,以免增加骨骼的负担。
不要经常采取跪坐的姿势。
四十岁以上者,应避免从事太激烈,负担压力太大的运动。
文章来源: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
参考文献